更新时间:2025-11-23 01:45:01 编辑:丁丁小编
来源:点击查看
简介
虚拟资产领域六大收割手法:投资者需警惕!
在虚拟资产的世界里,有人梦想一夜暴富,也有人一不小心就血本无归。各种各样的陷阱,让人防不胜防。今天,就来扒一扒虚拟资产领域常见的六大“收割”手法,让大家心里有个数,别轻易成了韭菜。
1. 代码后门:看似安全的“潘多拉魔盒”
有些项目方,打着“安全审计”的旗号,吸引你投资。结果呢?代码里早就埋好了后门。2020年,湖北何某团伙就是这么干的,103名投资者被坑了7776万元!这真是防不胜防啊!
2. 钓鱼攻击:一不小心就“上钩”
2025年8月,一位老兄因为没看清地址,误签了一个钓鱼交易,300万美元就这么没了!黑客们会搞一些和真地址很像的假地址,等你一不留神,钱就进了他们的口袋。2025年上半年,钓鱼诈骗造成的损失超过4.1亿美元,真是太可怕了!
3. AI诈骗:AI也来骗钱了!
现在骗子也用上高科技了!用AI生成虚拟主播,合成语音,在网上教你用虚假的交易机器人。你按照他们说的操作,结果就是把钱转到了黑客的账户里。听说有人一次就被骗了90.2万美元,总损失超过百万美元!
4. 极致控盘:庄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2025年4月,MANTRA(OM)这个项目,团队和关联方控制了90%的代币,市面上流通的很少。他们通过场外低价卖币,再在链上搞一些虚假交易,营造一种繁荣的假象,然后突然抛售,价格直接从6美元跌到0.5美元,一天就蒸发了55亿美元!
5. 合约绞杀:多空大战,韭菜遭殃
2025年8月7日,BNB链上的一个教学代币TST,被一个巨鲸砸盘,价格一小时内暴跌70%。这下可好,合约市场上2.66亿美元的多头直接爆仓!这些操纵者就是利用去中心化交易所流动性差的特点,小额抛售就能引发连锁反应,再通过高杠杆合约放大损失。
6. 资金盘循环:换汤不换药的骗局
聚币交易所,从2013年就开始换着名字骗人。这种资金盘的套路,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前面的人赚后面的人的钱。
验证全地址:钓鱼攻击中,92%的损失是因为没核对完整的地址字符。
警惕高控盘:项目方持币超过30%,就存在操纵风险。
定期撤销授权:用Etherscan等工具清理闲置合约权限。
拒绝高杠杆:TST事件中,1855%的合约交易增幅,说明杠杆的杀伤力有多大。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总有人好了伤疤忘了疼。当泡沫破裂的时候,受伤的总是那些追逐利益的普通投资者。所以,在这个风险极高的市场里,清醒地认识风险,比盲目地追逐收益更重要。别想着一夜暴富,先保住自己的本金才是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