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1-20 10:45:02 编辑:丁丁小编
来源:点击查看
简介
想象一下,某天你突然感到腰腹部一阵剧痛,或者排尿时隐隐作痛,甚至发现尿液颜色不对劲……这很可能就是泌尿系结石在“作祟”了。这种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它可能悄无声息地存在,也可能在某个瞬间给你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结石可以出现在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的任何一个角落,其中又以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最为常见。
面对结石,我们心里总会有很多疑问:到底该怎么办?是不是非得动手术?多喝水真的能把石头排出来吗?别急,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技师刘跃加,他会像朋友一样,把这些问题掰开揉碎了讲给我们听,带我们拨开迷雾,找到应对结石的正确方法。
结石的“前世今生”:分类与碎石疗法
结石的形成原因有很多,但说到底,都是因为我们尿液中的一些盐类物质浓度过高,达到了“超饱和”状态,时间一长,这些盐类就会慢慢沉积,最终形成我们常说的“石头”。
你可能想不到,这小小的结石,成分竟然多达32种!不过,刘技师告诉我们,根据主要成分,泌尿系结石大致可以分为含钙结石、尿酸结石和感染结石。如果想知道自己结石的具体“身份”,可以通过红外光谱结石检查来一探究竟。
谈到治疗,刘技师强调,结石的治疗方案并非一刀切,它需要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和类型来量身定制。对于一些位置合适的小结石,我们完全可以考虑一种“无痛无创”的治疗方式——体外冲击波碎石。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这种方法确实有不少优点,效果也常常是立竿见影的。它利用精密的定位装置找到结石的位置,然后通过聚焦的冲击波,将结石“震”碎成细小的颗粒,最后,患者只需在治疗后多喝水、多排尿,就能把这些碎屑排出体外。
不过,体外冲击波碎石也不是万能的。刘技师特别提醒我们,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直径在1.5厘米以内的结石。同时,结石所处的位置也很关键。比如,输尿管中段的结石就不太适合,因为它往往与骨缝重叠,很难精准定位。另外,如果结石太大,超过2.5厘米,碎石后反而容易在输尿管形成“石阶”,增加排石的难度,所以也不推荐。
得了结石,嘴巴就得“管住”?饮食调理的大学问
对于泌尿系结石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治疗,日常的饮食调理也同样重要,甚至可以说,它是预防结石复发、促进康复的关键一环。刘技师特意总结了几点饮食上的“金科玉律”,咱们可得好好记下来:
多喝水,勤排尿: 这是结石患者的“头等大事”!刘技师建议,每天至少要保证2升以上的尿量,这意味着我们要摄入足够多的水分。纯净水是最好的选择,但要尽量避免过多饮用咖啡、浓茶这类可能加重身体负担的饮品。
控制盐和动物蛋白摄入: 饮食不能吃得太咸,每天的食盐总量最好不要超过5克。同时,像鱼、肉、蛋这类动物性蛋白食物也要适量控制,每天的总量保持在200克以内比较合适。
保持钙摄入平衡: 很多人可能觉得得了结石就不能补钙了,其实不然。可以适量喝牛奶和吃奶制品,但每天的总量控制在500毫升以内即可。
少吃富含草酸的食物: 像甘蓝、花生、菠菜、浓茶、咖啡等,这些都是富含草酸的食物,结石患者最好能少吃或避免食用。
综合考虑结石类型: 如果是尿酸性结石,那么就要特别注意少吃富含嘌呤的食物,比如海鲜和动物内脏。如果是感染性结石,则需要更加重视预防泌尿系感染,定期复查尿常规是必不可少的。
泌尿系结石虽然让人烦恼,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成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严格遵守饮食上的“规矩”,就能更好地管理它,甚至彻底摆脱它。希望刘技师的这些专业建议,能给大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我们对抗疾病最有力的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