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1-06 01:15:02 编辑:丁丁小编
来源:点击查看
简介
DeGods 暴跌:NFT 行业还能好吗?
DeGods,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 NFT 项目,最近又让投资者们的心凉了一截。"DeGods 超越 Azuki!" 几个星期前,DeGods 的地板价逆势上涨,突破 9 ETH,社区一片欢腾,认为它将取代 Azuki 成为新的蓝筹。然而,好景不长,几天之内,价格便断崖式下跌。目前,Blur 上的地板价仅为 4.28 ETH,较最高点跌去一半以上,数百个 DeGods 甚至在一夜之间进入 Blur 借贷的清算程序。
在 Azuki 的一系列操作榨干了 NFT 市场最后一丝流动性后,从 Solana 迁移到以太坊,并不断释放利好的 DeGods 似乎又点燃了一丝希望。但这簇小火苗仅仅燃烧了几个月,便再次熄灭。
NFT 行业真的要一蹶不振了吗?什么样的故事才能让 NFT 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
DeGods 的崛起与陨落
DeGods 于 2021 年上线,最初的 mint 价格为 3 SOL。该项目早期提出的 "纸手税"(PaperHand Bitch Tax, PHBT)机制颇具创新性,使其备受追捧,价格一度上涨至 15 SOL。不过,由于该机制争议较大,DeGods 社区投票取消了纸手税。
随后,DeGods 又引入了 $DUST 生态系统和 DeGods 质押。用户可以通过燃烧 NFT 和质押 DeGods 来获取 DUST 代币,从而激励人们持有或燃烧他们的 DeGods。该机制上线后,24 小时内质押了 DeGods 总供应量的 50%。在 Solana NFT 爆火的阶段,DeGods 迎来了高光时刻,成为 Solana 上的知名蓝筹项目,价格上涨超过 300 SOL。
然而,随着市场逐渐萎靡,DeGods 在 2022 年 8 月推出了第二季项目 y00ts。y00ts 提出了 ⓨ 机制,类似于著作权 ⓒ 的方式,应用于 y00ts 的特征上,每次销售某特征时收取 5% 的版税。
持续的创新能力让 Degods 虽然价格伴随市场波动,但始终相对坚挺,直到 Solana 受某事件牵连,SOL 价格暴跌、活跃度下降,DeGods 经过投票于 2023 年 3 月正式开放向以太坊网络的迁移,y00ts 则是迁移至 Polygon。
虽然社区争议不断,许多人指责其创始人吃相难看、不尊重用户,例如迁移后对 Solana 上的 NFT 强制收取高额费用,但不可否认的是,DeGods 团队 Dust Labs 的持续创新和交付能力是有的。后续 DeGods 上线 Blur,并被 Blend 借贷协议支持,和 Blur 创始人频繁互动,还在某热潮中将 535 个 DeGods 永久铭刻在 BTC 上,并进行合作拍卖等,社区一直比较活跃,在其它头部蓝筹暴跌之时,其价格也一直算得上相对稳定。
第三季:重蹈 Azuki 的覆辙?
Azuki 事件后,NFT 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被抽干,蓝筹价格持续下跌,但 DeGods 却因为第三季更新的消息迎来了新一波的逆势小幅上涨。
8 月 1 日,DeGods 官方表示第三季更新将于 8 月 9 日发布,创始人 Frank 在社交媒体上称,第三季更新的 DeGods 内容将以全新的风格 / 美学呈现当前系列相同的特征,还表示 DeGods 第三季将采取非随机的 "开图" 模式,以避免过去常见的 "开图" 后大量低稀有度 NFT 抛售的情况出现,并强调,第三季的风格美学不会出现与原 DeGods 雷同的情况,预计将更受大众喜爱。
在叙事枯竭的当下,DeGods 的种种描述,和其曾经第二季项目 y00ts 的成功模式,让仍然相信 NFT 的用户们燃起了新的希望,其交易量短时大涨,地板价也从接近 8 ETH 上涨至 9 ETH 上方。
然而,DeGods 最后公布的第三季实际信息却让社区大失所望。第三季共有 20000 个 NFT,包含四个系列:Original DeGods、DeadGods、DeGods III、DeGoddesses,团队将会对部分不受欢迎的特征进行替换,此外就是添加了可转换男女,和删掉了一些不受欢迎的 NFT 元素。
而这个升级还有附加条件:支付 333 DUST(约价值 800 美元,可以通过质押 DeGods 获得)。
这个第三季虽然不至于像 Azuki 那样简单复制粘贴,但也实在看不出什么创新,仅仅是在 PFP 的 Traits 上做一点小花样,变变图片样式。在这个市场紧绷、禁不起恐慌抛售的当下,用户着实无法买单。突然多出的 20000 件作品,在牛市是价值延伸,在熊市则是妥妥的价值稀释。更别提还需要支付代币。
消息公布第二天,某巨鲸凌晨在 Blur 上抛售约 200 枚 DeGods,瞬间将地板价砸去 25.84%,至 6.5 ETH 附近。
之后的几天便是一路加速下跌,于昨日凌晨跌破 5 ETH,短时超过 200 个 DeGods 资不抵债进入清算,巨鲸被迫接盘,目前 Blur 地板价暂报 4.28 ETH。
炒作预期 = 落地即暴跌?
面对这一景况,创始人 Frank 向社区道歉,表示会调整策略,并且针对 333 枚 DUST 价格过高的问题,将会实行价格每隔 30 天下降 33.3% 的政策。不过目前这一更新收效甚微。
这一次的交付即暴跌,在 NFT 的世界里,似乎并不新鲜。
曾经的 NFT 牛市中,"炒作预期" 是一把利器。一条暧昧不明的消息,一次跨界大咖的合作,一场声势浩大的空投,每一个新的预期,每一次叙事的叠加,都是小图片的价格拉升窗口。
而在当前清冷的熊市,每一次的过度预期炒作,都成了 "饮鸩止渴"。
原本靠拉得过满的叙事支撑的估值,被具象为 "改改图片设计,就又来圈钱" 的结果时,便是用户希望的再次落空、买单乏力,之后便是恐慌抛售和螺旋下跌。
NFT 市场何时回暖尚未可知,但真心建议仍有资金有实力的项目方:不要在这个时候透支自己的社区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