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4 12:45:04 编辑:丁丁小编
来源:点击查看
简介
数字货币合约交易的那些门道
最近两年,身边玩合约的朋友突然多了起来。有个老同学上周还在群里晒单,说是在某个平台半小时赚了三个月工资。这种故事听多了,难免让人心里痒痒的。说实话,我自己也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好几年,从最初乱开单被爆仓,到现在能稳定控制风险,中间缴的学费够买辆代步车了。
都说这个市场是零和游戏,有人赚钱就有人亏钱。但有意思的是,新手往往只盯着前者看。去年做过个小调查,问过二十来个交易者,八成以上都觉得自己能跑赢大盘。实际情况呢?三个月后再回访,坚持下来的连一半都不到。
下单前的必修课
第一次开合约账户那天,我连杠杆是什么意思都没搞明白。现在回头看,简直是拿真金白银开玩笑。建议大家至少花两周时间,把交易界面上的每个按钮都弄清楚。比如那个"全仓"和"逐仓"模式,别看就俩字区别,碰到极端行情的时候,它能决定你是亏10%还是直接归零。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是手续费结构。不同档位的挂单吃单费率能差出好几倍,特别是做高频的朋友,这部分成本真不能不算。有个做市商朋友跟我吐槽,说他曾经因为没注意费率调整,一个月多付了六位数的手续费。
杠杆是把双刃剑
记得2021年那次大瀑布,有个交流群里炸出几十张爆仓截图。最夸张的是个用百倍杠杆做多的小伙,从入场到强平就七分钟。我自己现在基本控制在20倍以内,除非是确定性特别高的机会。
去年在东京参加了个交易者聚会,遇到个华尔街回来的老手。他提出个有意思的观点:新手应该从反向使用杠杆开始练习。什么意思呢?比如你打算开1000刀的仓位,先用100刀配10倍杠杆试水。等稳定盈利了,再慢慢放大头寸。
止盈止损的艺术
我最开始交易的时候,设止损跟闹着玩似的。要么设得太近被正常波动扫掉,要么干脆不设,结果一次失误把半个月利润全吐回去。现在的做法是结合ATR指标,把止损放在关键支撑阻力位外侧10%左右。
至于止盈,建议大家学学分批离场。去年有笔以太坊交易,我在目标位平了半仓,剩下半仓设追踪止损。结果这单吃到了整段主升浪,最终收益是原计划的三倍。这种操作手法最大的好处是,既锁定了部分利润,又不会错过意外行情。
那些年踩过的坑
周六凌晨的流动性陷阱算一个。有次我在非主流交易对下了个大单,结果半夜被庄家十几手小单就把价格砸穿了止损。后来才想明白,深度不足的市场,挂单簿上那些数字看看就好。
再就是合约换月时的溢价波动。去年八月吃过亏,没注意季度合约到期时间,结果交割前三天价差突然拉大,硬生生多亏了8%。现在我手机里专门设了个换月提醒,提前三天就开始移仓。
行情之外的功夫
很多人觉得交易就是盯着K线图,其实背后要做的功课多了去了。每周的持仓量变化、大户地址异动、交易所存量波动,这些数据都比价格本身更有预见性。去年九月就是靠监控稳定币流入数据,提前两天布局了波抄底行情。
心理建设这块也不能忽视。我现在桌上贴着张便签,写着"错过总比做错强"。去年有段时期连续踏空三波行情,要搁以前早忍不住追高了。结果第四天等来次像样的回调,不仅低价接了筹码,还避开了前面三天的震荡洗盘。
写在最后
这些经验都是真金白银换来的。说白了,这个市场从来不缺明星,缺的是寿星。前两天还碰到个2020年就认识的老韭菜,他到现在还保持着年均30%的收益。聊起来才发现,人家这三年总共就交易了十七次。
有时候想想也挺有意思,明明知道"慢就是快"的道理,可一到实盘操作,还是会被那些暴富故事带偏节奏。可能这就是人性吧,总要自己撞过南墙才信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