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3 10:12:01 编辑:丁丁小编
来源:点击查看
简介
对于电视的Filmmaker模式而言,尽管可能很多人觉得画面会比其他模式显得相对朴素一些,但不可否认地是,在这个尽量减少额外味精的模式下,的确让用户更能体验到视频创作者的意图。而且对于我们测试电视的工作人员来说,Filmmaker模式往往也是色准、伽马、灰阶表现最好的模式,所以我们通常也会采用这个模式来对各种电视进行测试。
很显然,尽管我们认为大多数用户不会在一个自然光直射的环境下观看电视,但即使是在晚上,在家里开着灯观看电视也是一个常态。所以在相对明亮的环境下,电视无论有没有低反膜,都肯定会受到光线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实际我们能看到的画面,特别是在相对黑暗的画面下,这种影响会显得更为明显。
简单来说,无论在什么模式下,如果受到明显环境光线的影响而没有额外进行处理,那么明亮画面基本上受到影响不大,但是黑暗的画面会显得更黑,这样几乎让用户无法看到任何暗部的细节,甚至画面会出现过黑什么都看不清的情况。当然厂商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杜比视界IQ和HDR10+自适应,以及电视厂商自带的亮度自适应功能,都能通过电视的光传感器来感应实际环境,如果感应到周围是暗室环境,就会降低亮度;感应到明亮环境,就会增加亮度来让用户看得更清楚一些。
而最近UHD联盟也推出了类似的技术——Filmmaker 1.1模式,这个模式其实也和其他自适应环境的功能差不多,在光线较亮的房间中,电视内置的光线传感器会测量环境光条件,电影制作模式会相应地调整画面,模拟人眼适应明亮环境的方式。房间越亮,该功能补偿越多,以保留画面中的暗部细节并提高整体亮度。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这个新的模式是在不同环境亮度下,降低电视的伽马值来提升整体的画面亮度,并不会对黑电平进行调整,这也得到了UHD联盟的确认。
实际上,Filmmaker模式最初设定的是在环境为5nits的亮度下观影,基本就是一个暗室了,但很显然很多时候用户的环境是不可能做到这么低的亮度,所以这次的模式更新,可以说是一个更实用的举措。当然这肯定也会遇到一些挑战,比如说电视的光传感器偏少或者方向固定,这或许会影响到实际的检测效果。
为什么我们说不认为低反膜是电视购买的决定性因素,还是我们认为大多数家庭可能观看电视的环境并不是类似户外环境光直射的效果,即使家里的灯光,在各种技术的支持下,已经可以有效提供不错的画面给用户。无论是环境光自适应、HDR10+自适应、杜比视界IQ以及现在的Filmmaker 1.1版模式,其实都是在降低环境光对于电视画面的影响。低反膜的确可以更好降低光线对画面的影响,但更重要的还是观影的环境,而且部分低反膜对于电视画质是有降低作用的,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另外要说的是,虽然大多数电视都有环境光自适应功能,但我们测试以及个人使用的时候都会将其关闭,而且即使开启,这也不会在Filmmaker模式下产生什么作用,但在1.1版的Filmmaker模式推出后,或许一切都会变得不同。这个新的模式不会对黑电平、色温以及色彩产生影响,同时这个技术也是由好莱坞调色师、UHDA 成员、ASC 成员和调色师协会合作开发的,技术上不用有什么担心。目前2025年的电视中,LG的OLED电视已经支持了这一功能,明年应该有更多电视去支持Filmmaker 1.1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