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30 17:27:03 编辑:丁丁小编
来源:点击查看
简介
工业元宇宙:科技巨头的新战场
还记得“元宇宙”这个词火遍全网的时候吗?现在,它已经悄悄地渗透到工业领域了。 微软最近宣布,世界工业机器人巨头川崎重工将成为其“工业元宇宙服务”的首个客户。这可不是简单的概念炒作,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落地。
川崎重工将利用微软Azure云平台和HoloLens混合现实头显等技术,来优化生产、维护和供应链管理。想象一下,工程师们戴着HoloLens,在虚拟现实中就能操控现实世界的机器人,这效率得提升多少?
根据Acumen Research and Consulting的报告,到2030年,全球元宇宙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80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45.8%。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元宇宙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价值,可能远超消费领域。毕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才是企业最关心的。
科技巨头纷纷入局
工业元宇宙正在从概念走向现实。无论是细小的螺丝钉,还是庞大的工厂,物理世界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复制。这可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要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实时联动。
北京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服务联盟理事长严竹表示,工业元宇宙是一种全新的工业互联网交互模式,它强调可视化、精准化和优化。与构建新的场景和体验相比,工业元宇宙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微软的工业元宇宙解决方案,整合了工业元宇宙、数字孪生、自动控制、工业AI和工业视觉等技术。川崎重工的技术人员表示,在完整的元宇宙世界中,“从开发到设计到测试的所有过程都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这就像给工厂装上了一个“大脑”,让生产更加智能、高效。
过去,生产线一旦出现问题,整个工厂的生产都会停摆。但引入微软工业元宇宙系统后,川崎重工的员工可以利用Azure和HoloLens快速找到故障,并与专家进行远程交流,或者使用数字孪生技术模拟现场排除故障。这种效率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在工业元宇宙中,工厂的任何变化都会实时反映在其数字孪生体上。这不仅可以同步复制和模拟生产线的动态,还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就像玩游戏一样,你可以先在虚拟世界中“试错”,然后再应用到现实世界中,大大降低了风险。
事实上,实现工业元宇宙所需的一些技术,比如物联网,已经发展多年。诺基亚首席执行官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6G网络将在2030年左右进入市场,“6G的到来将伴随着工业元宇宙的扩张”。这意味着,未来的工业元宇宙将更加强大、智能。
英伟达的Omniverse平台,也被定位为“工程师的元宇宙”。它是一个端到端的实时协作和复杂设计工作流实时模拟平台。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虚拟的设计工作室,工程师们可以在这里共同设计、测试和优化产品。
严竹指出,英伟达的工业元宇宙体现在虚拟工厂、虚拟设计、虚拟产品优化、虚拟制造等领域的应用;而微软工业元宇宙的应用领域主要有沉浸式办公、工作健康管理、安全生产、员工操作指导等。两者各有侧重,但目标都是提升工业生产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许多案例表明,工业元宇宙将使工业生产更协调、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更精确、成本更低。”严竹总结道。
目前,微软和英伟达的工业元宇宙服务已经吸引了一些知名厂商。除了川崎重工,百威英博和亨氏也是微软的合作伙伴,它们利用微软的技术优化供应链。宝马集团则是英伟达Omniverse的最大合作伙伴,通过Omniverse协调全球31家工厂的生产,生产计划效率提高了30%。此外,基础设施工程软件公司Bentley也使用Omniverse来优化能源基础设施。
中国工业元宇宙的发展现状
国内各方也在积极探索工业元宇宙。今年以来,元宇宙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的规划重点。上海、广州、无锡、武汉等地都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元宇宙在工业制造、社交娱乐等领域的应用,促进元宇宙与实体经济的融合。
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也表示,将打造工业元宇宙服务平台,并计划推出第一批工业文化数字馆藏。这表明,国家层面也在积极推动工业元宇宙的发展。
在地方层面,无锡的“雪浪云”工业元宇宙项目最近获得了国有资本的投资。据介绍,雪浪云可以帮助制造业管理数据,提升创新能力,优化迭代速度。这就像给工厂装上了一个“智慧大脑”,让生产更加智能、高效。
从各大公司的工业元宇宙进展来看,海尔kaos近期发布了D3OS数字孪生产品,通过提供数据智能和端到端的数字孪生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构建可视化、可管理、可预测的数字孪生虚拟工厂。此外,人工智能公司亮风台、工业互联网公司航天云网等公司都在利用5G、VR/AR、数字孪生等技术切入工业元宇宙,但都尚未实现大规模应用。
秦科技创始人、董事长表示,工业元宇宙需要智能硬件的链接才能实现,而目前的软件公司“入驻太难”。 这意味着,工业元宇宙的发展需要软硬件的深度融合。
不过,严竹认为,虽然国内的工业元宇宙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与国外差距并不大。“工业元宇宙产业为行业寻找新的增长点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动能,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的深度发展。”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赵国栋总结了国内外工业元宇宙发展的差异:“国外企业技术积累更深,但国内应用场景会更丰富”。这意味着,中国在工业元宇宙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