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文章列表 > 八方旅人:主力四人组养成攻略与主角技能解析

更新时间:2025-09-06 07:45:00 编辑:丁丁小编
来源:点击查看

简介

重温经典:《八方旅人》为何如此吸引人?

《八方旅人》,英文名《Octopath Traveler》,是 Square Enix (SE) 出品的一款复古日式 RPG 游戏。它最初在 2018 年登陆 Nintendo Switch,并在 2019 年移植到了 Steam 平台。

移植后,SE 延续了其“传统艺能”,进行了一波涨价操作。原本三百多的实体卡带,Steam 数字版直接飙升到 402 元,也难怪玩家戏称“一方旅人就要 50 块”。

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玩家争相购买。在 Steam 发售初期,《八方旅人》的销量甚至超过了当时热门的《全面战争:三国》,一度登顶 Steam 畅销榜。

这款像素风的传统日式 RPG 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如此吸引玩家?就让我来带大家一探究竟。

像素风,复古但不简单

《八方旅人》和现在市面上大多数日式 RPG 游戏有很大不同,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画面上。现在,即使是 Falcom 这样的传统 RPG 厂商,也开始对角色进行 3D 化。

画面固然重要,但很多日式 RPG 在 3D 建模和动作上显得僵硬。

特别是过场动画,玩过《闪之轨迹》系列的玩家应该深有体会,那种尴尬感简直让人浑身不自在。

这其实是技术问题,相对于 3A 大作,这些游戏靠 3D 模型本身驱动,缺乏动作捕捉,画面表现力自然僵硬。相反,《八方旅人》舍弃了这种尴尬的 3D 玩法,换成 2D 像素模型,反而更能抓住玩家的眼球。

而且,《八方旅人》的完成度相当高,很难想象这是一款用虚幻 4 引擎打造的像素游戏。

它在细节上也做得非常出色,比如海岸地区的水面反射,这时我们才能将其和虚幻 4 引擎联系在一起。

几位主角的立绘设计也十分惊艳,它和一般的 2D 立绘不同,更像是艺术风格的作画。也正因为如此,玩家才会经常截图来当壁纸。官方也很懂,游戏发售后不久,这些艺术设定集就安排上了。

总的来说,《八方旅人》是一款自带特色的像素风日式 RPG 游戏,因此吸引了不少玩家。

传统回合制玩法,创新与缺点并存

在玩法方面,《八方旅人》和大多数日式 RPG 游戏一样,也是采用回合制战斗。不过,《八方旅人》是依靠其显示的数字来决定。

虽然这和体力条设定很像,但部分怪物和 BOSS 随着 Weak 次数增加会增加盾的厚度,所以玩家何时击破它,何时释放技能输出也需要考究。

《八方旅人》最有特色的或许就是其增强属性,Boost 通过回合数或者其它方式累计,它会给战斗带来更多可能性,比如使用普通攻击叠加上 Boost 就可以多段攻击来打破敌人的护盾,但释放在技能上它就会增强技能威力而不会造成多段伤害。

合理控制每个角色的 Boost 值使用,是击溃敌人最好的办法。此外每个角色的个性技能也会有不同收益,比如商人的要钱,能在 BOSS 战中获得很多金钱,而盗贼则是可以获得道具。

虽然这些战斗平衡和趣味性上都很有意思,但它仍有不少缺点,比如队伍限制。大部分日式 RPG 游戏,多以 4 人队伍为主,但在这款游戏中却会造成另外一个问题。

《八方旅人》和它名字一样,一共有 8 名主角,讲述了 8 段主线。但战斗能获取经验的只有队伍中的 4 人,所以在通往后续章节中,玩家避免不了要去给角色练级。

这种反复横跳的操作,给游戏增加了不必要的时间,特别是到了中期那段时间,或许每个玩家都有了一队主力,但其余 4 个人却因为等级不足要分别练级。

从某种意义上,这种游戏时间的叠加只会让玩家产生倦怠感,这也是不少玩家玩着玩着就弃坑的原因。

音乐加成,听到就燃起来了

相比上面两个,《八方旅人》这款游戏最让人惊喜的还是在于音乐上。虽然不少日式 RPG 的 BGM 都很不错,但《八方旅人》给人的感觉确实另一种。

包括日常城镇的音乐和野外音乐都偏向于轻快,这让人在游玩时也能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

战斗音乐方面也同样出色,特别是 30-40 区间那段野外战斗部分的音乐,从略低的音量中开始逐渐高昂起来,给人一种完全不会输的感觉。

配合上战斗动画演出,以及角色叫喊招式名和音效,中二感可以说已经完全压制不住了。不过略显可惜的是,本作战斗音乐包括 BOSS 战在内都不算太多。

总而言之,《八方旅人》是值得一玩的游戏,如果有意向的玩家可以等到 Steam 打折时再入手体验一番。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