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文章列表 > 比特币暴跌预警?金融时报泼冷水!

更新时间:2025-08-13 20:48:02 编辑:丁丁小编
来源:点击查看

简介

比特币最近的表现真是让人瞠目结舌!一周之内,价格从51,000美元一路狂飙,最高突破了64,000美元,涨幅高达22.9%。这简直是重返2021年牛市的节奏,市值逼近1.25兆美元,让人不得不感叹加密货币市场的活力。

这波上涨背后,主要有两个推手:一是美国比特币现货ETF持续吸引资金流入,总规模已经达到了477亿美元,这说明机构投资者对比特币的信心十足;二是比特币减半事件即将在四月份到来,这通常被认为是比特币价格上涨的催化剂。

不过,在享受比特币带来的惊喜的同时,市场也开始出现一些担忧的声音,担心价格回调。

《金融时报》的“唱衰”论调

《金融时报》前几天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为什么比特币的价格仍可能暴跌》。这篇文章引用了摩根大通的分析,认为比特币的生产成本(主要是挖矿所需的电力成本)大约为27,000美元,这个成本为比特币的价格提供了一个支撑。

但文章指出,在下一次比特币减半之后,生产成本将短期内跳升至约50,000美元。因此,《金融时报》认为,比特币价格持续远高于生产成本是不可持续的。

文章还提到,比特币减半后,效率较低的矿工会退出市场,导致算力下降,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在某个时候,价格上涨将失去动力。假设挖矿处理能力下降五分之一,那么生产成本将相应下降至43,000美元左右。这为当前一轮狂热消退后的价格,提供了新的支撑点。”

挖矿成本与币价:并非绝对关系

简单来说,《金融时报》的观点是比特币的价格不会长期高于矿工的成本。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回顾历史数据,上一次比特币价格接近甚至低于挖矿成本,还是在2022年熊市底部,当时确实有不少矿企倒闭。

但当市场处于牛市周期时,比特币价格通常都会远高于挖矿成本。虽然矿工的挖矿成本确实会是一个有力的价格支撑,但仅仅以此来判断比特币会回调,似乎有些证据不足。

从下图可以清楚地看到,上一轮牛市时,比特币的价格远高于矿工的生产成本。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