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3 12:24:01 编辑:丁丁小编
来源:点击查看
简介
自热米饭里的“人造大米”到底是什么?专家来解答
最近,有媒体报道说,把自热米饭里的大米放大一万倍后,发现它不是真正的大米,而是所谓的“人造大米”。这让不少网友担心,这种“人造大米”是用什么做的?吃了对身体有没有害?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特意请教了几个食品行业的专家,还咨询了第三方研究机构。他们的说法比较一致,都说大家不用太紧张,这个“人造大米”其实是一种很成熟的食品加工工艺。
当然,这种“人造大米”毕竟是工业化生产出来的,在口感、香味、形状和营养成分上,肯定跟天然大米有所区别。所以,大家在购买的时候,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自热米饭里用的确实不是天然大米
我专门去超市买了几个不同牌子的自热米饭,仔细看了看配料表,发现它们都有“大米包”或者“方便米包”这一项。配料也大同小异,主要成分都是大米,然后会加一些玉米淀粉之类的东西,还有一些食品添加剂。
专家告诉我,这些“方便米包”里的大米,确实不是我们平时吃的天然大米,而是用天然大米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人造米”。之所以不用天然大米,主要是因为自热米饭需要长时间存放,而且要能快速加热食用,天然大米很难达到这种效果。
就像方便面一样,经过油炸后,泡水就能很快复原。但如果把大米油炸或者干燥后再泡水,口感就会差很多。所以,自热米饭的生产厂家才会选择这种“人造米”。
“人造米”的主要原料还是大米
其实,“人造米”这个名字可能会让人产生误解。专家们更喜欢叫它“工程米”或者“重组米”,因为它的主要原料还是大米。
这种“工程米”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也没有什么对人体有害的环节。简单来说,就是先把大米磨成米粉,加水做成米糊,然后蒸熟烘干,再压制成大米的形状,最后进行抛光。这样一来,我们买到的自热米饭里的大米,其实已经是煮熟的了,只需要用热水把它泡开就行了。
当然,这种磨碎后再重组的大米,在口感和香味上肯定跟天然大米做的米饭有差别。这也是很多人觉得自热米饭不够香、没有嚼劲的原因。有些厂家为了改善口感,会添加一些玉米淀粉、马铃薯粉之类的东西。还有的厂家会加入南瓜、红薯等,来增加膳食纤维和营养成分,还能改变大米的颜色。
至于配料表里提到的那些食品添加剂,比如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磷酸二氢钙,都是很常见的。它们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和稳定性,在很多食品中都有应用,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就可以放心食用。
实际上,之前有媒体在报道“人造米”的时候,也专门找了第三方机构对它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各项安全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预制菜标准
专家们还提到,之所以“人造米”会引起一些消费者的误解,也跟目前预制菜行业缺乏相关标准有关。自热米饭属于预制菜,但目前国家还没有相关的标准,没有要求生产厂家在配料表上注明米饭到底是“天然大米”还是“工程米”。同时,“工程米”本身也没有对应的标准,没有明确规定能不能添加大米之外的原料或食品添加剂。
如果监管部门能够尽快出台相关标准,让生产企业标注得更清楚,媒体也多做一些科普宣传,或许大家就不会对这种生产工艺产生误解了。
总的来说,“工程米”是一种成熟的食品加工工艺,只要生产厂家不偷工减料、不以次充好,就不会有什么安全问题。但毕竟它是工业化生产的产物,在口感、香味和营养成分上跟天然大米有所区别。所以,大家在购买的时候,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