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3 06:32:58 编辑:丁丁小编
来源:点击查看
简介
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开启新的宽松货币政策周期
在美国时间9月18日的9月份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宣布了一项令人震惊的决定:降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5.25%-5.5%调低至4.75%-5%。这标志着美联储正式结束了自2021年开始的货币紧缩周期,进入新的宽松货币政策阶段。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当天的发布会上明确表示,这只是降息系列行动的开始。他这番话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美联储准备好采取更多措施来支持经济。然而,市场对这一幅度明显超出预期的降息决策反应不一,前纽交所交易员、现个人投资者Stephen Guilfoyle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鲍威尔的言行有些不一致。“他声称经济没什么可担心的,但却降息50个基点,这样的矛盾让我难以信服。”
宣布降息前,美国经济面临复杂局面:一方面,通胀虽有所抑制,但仍未达到美联储设定的2%长期目标;另一方面,就业市场出现疲软,失业率有所上升。美联储在这样的背景下艰难寻求政策平衡点,导致市场对降息50个基点的解读各不相同,引发了美股短期内的大幅波动。有观点认为,这可能是为了避免经济快速下滑的恐慌式降息,提供了做空的理由;也有观点认为,这只是美联储为了纠正上次会议未降息的失误,是货币政策从紧到松的平稳过渡,无需过多担忧。
历史上,美联储通常在经济和金融市场出现明显悲观信号时才采取50个基点的降息措施,如2001年初和2007年9月的经济衰退。然而,此次美国经济表现相对稳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经济系教授王一此前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美联储在当前阶段实现经济“软着陆”的概率依然很大。
4年来首次宣布降息
美联储在美国时间9月18日宣布最新货币政策决议,下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4.75%-5%,这是自4年以来首次降息。美联储在声明中强调,大幅降息是因为“就业增长放缓”,虽然通胀仍维持高位,但已朝着预期方向取得更大进展。
美联储发布的最新季度经济展望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通胀指数将降至2.3%,2025年进一步降至2.1%,2026年达到2%的长期目标。对于失业率,美联储的预测较为悲观:今年将上升至4.4%,2025年维持4.4%,2026年和2027年逐步下降至4.3%和4.2%,长期失业率将维持在4.2%。基于对通胀和失业率的判断,美联储认为今年联邦储备基金利率应为4.4%,2025年为3.4%,2026年为2.9%,长期维持在2.9%。与上一季度相比,美联储对基准利率的预期明显下调,但长期利率预期提高了0.1个百分点,显示出对短期经济前景的担忧,需要更低的利率来维持经济增长。
最具争议的一次货币政策会议
在美联储宣布货币政策决议前,市场对降息幅度未达成一致预期,这在近几年中实属罕见。通常,市场会在美联储会议前形成一致预期,但这次根据CME的美联储监测工具,市场预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61%,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39%。
自2022年初为应对通胀而开始紧缩货币政策以来,美联储已11次上调基准利率,将利率从接近零的水平上调至约5.4%,这样的调整速度和力度在历史上罕见。高利率环境对通胀的抑制作用明显,美国消费价格指数从一年前的3.2%回落至8月的2.5%,核心通胀水平也从4.2%下降至2.5%。尽管距离2%的长期通胀目标仍有一定差距,但经济学家指出,这主要是受过去几年高房价、汽车和其他商品价格滞后反应的影响。
洲际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投资者预期明年美国CPI将触及1.8%,未来5年平均为2.2%,反映出对未来通胀预期相对乐观,也增强了美联储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信心。然而,高利率环境对经济的抑制作用也开始显现,美国失业率从去年7月的3.5%上升至今年7月的4.3%。尽管如此,美国消费数据依然强劲,申领失业救济人数未显著增加,股市继续创出新高。这些数据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制定增加了新的复杂性,美联储曾强调,货币政策决策基于经济数据,但经济数据的滞后性意味着政策永远会有一定的滞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