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8 12:15:02 编辑:丁丁小编
来源:点击查看
简介
大家好,我是小农,又到了和大家聊聊农村趣事的时候了。今天我们来谈谈2023年的“双春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农村谚语里又有些什么说法?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2022年就快结束了,离过年只剩下73天了。明年是个特别的年份,不仅有闰二月,还有“双春年”的现象出现。
闰二月,也就是说明年会有两个二月,每四年出现一次。这个月有29天,存在的意义是让新一年的节气不会乱套。那“双春年”又是什么呢?好不好?有什么讲究?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何为双春年?
双春年,就是一年里有两次“打春”,也就是两个立春节气。2023年的立春分别在2月4日04:50:36和2024年的2月4日16:27,这是公历时间。按照农历算,第一次立春是正月十四,第二次是腊月廿五,一头一尾就构成了明年的“双春年”。
为什么会出现双春年呢?因为我国公历和农历的计法不同。农历一年是354天,公历一般是365天,闰年是366天。这两种计法之间就会有偏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有了闰月。而二十四节气还是按正常时间来,闰月一出现,下一年的立春就提前到这一年的年末了。这就是双春年的由来。
双春年有何讲究?
在我们国家,“双”通常是个好兆头。比如双喜临门,成双成对。所以有些地方会流传“双春年利结婚”的说法,寓意夫妻和睦吉祥,多子多福,生活美满幸福。
但也有些地方有不同的说法,认为双春年有“第二春”的意思,结婚容易不顺,离婚率高。不过,双春年和结婚其实没多大关系,节气历法是自然规律的产物,不会影响个人的吉凶,也不会影响婚姻。
当然,双春年对天气和农民种地还是有影响的。因为天气是自然产物,种地要看天气和节气。那么,双春年到底是好是坏呢?看看农村谚语怎么说吧。
双春好不好农谚有答案
1、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
这句谚语说的是,双春年里,带毛的动物会比较贵。因为这样的年份,冬天来得早,古人御寒靠皮草,动物皮毛是最好的选择,比如羊毛、兔毛。这会导致皮草市场供不应求,皮毛动物的价格就涨了。
另外,由于冬天早春天晚,庄稼和草木生长得慢,农村家里养的牛羊兔等动物会缺乏草料,需要更多的饲料,养殖成本增加,所以这一年的牲畜价格也会上涨。
2、两春夹一冬,黄土也成金
这句谚语反映出,双春年里,农民种地会是个好年景,收成不会差。说明明年天气会风调雨顺,农耕顺利,没有极端天气,庄稼能正常生长,秋收时节会金黄一片,好像黄金一样。当然,这也是农民的期望和愿景。
这些农谚是有自然道理的,尤其对某些特定地区来说,是老一辈人根据规律积累的经验,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了。你们那边有没有关于双春年的谚语呢?有什么寓意?欢迎留言、评论,和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