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文章列表 > 币圈崩盘潮?教你躲避OM暴跌黑天鹅

更新时间:2025-07-23 08:36:02 编辑:丁丁小编
来源:点击查看

简介

OM 大跌引发山寨币恐慌:如何躲避币圈“黑天鹅”?

最近币圈不太平,继 ACT 崩盘后,OM 也未能幸免。一时间,"熊市来了" 的论调甚嚣尘上。但老韭菜们都知道,即使在牛市中,个别币种崩盘、下架也是常有的事。毕竟,只有之前涨得好、热度高的币,才有足够的“油水”可捞。

熊市固然会有“黑天鹅”事件,但“黑天鹅”并不一定代表熊市的到来。尤其是在这轮牛市中,越来越多的传统机构入场,项目也层出不穷。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普涨的可能性很小。早在 2023 年,我就提醒过大家,这轮牛市是“分化牛市”,局部行情轮番上演。你以为它开始了,可能已经结束;你以为它结束了,可能才刚刚开始。

就像 2023 年的铭文板块,Ordi 从几美元飙升至 90 美元。2024 年的 SOL、MEME 也都制造了不少暴富神话。很多人追逐这些热点,但最终却发现,强者恒强只是个美好的愿望。当 Ordi 涨到 80 美元时,我发文提醒风险,最终它跌到了 5 美元。当时有人觉得我不懂铭文,但“潜龙战法”却让我成功避坑。

每个板块、每个币种的出现,都有其价值和意义,存在即合理。但热度越高、价值越低的币,风险也就越大,对技术的要求也越高。买入很容易,但卖出才是关键。比如 Ordi,如果你在 40-50 美元追涨,就要有能力在 80-90 美元识别顶部,否则只能被割。

每个币都有底部和顶部。金融市场就像四季更替、昼夜交替,有其周期规律。只要掌握识别方法,即使不能赚钱,起码也不会亏钱。OM 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它从 0.017 美元开始上涨,在涨到 1 美元之前是放量上涨,之后开始缩量上涨,且量能越来越小。在缩量的情况下,不断突破新高,但幅度却越来越小。这是周线级别非常明显的诱多、主力出货迹象。所以,即使 1 美元涨到 9 美元有 9 倍空间,但风险出现时,1 美元那个位置上不去就该离场。虽然后面涨到 9 美元了,但很多不懂技术的人在 1 美元之后进场,昨天这一跌直接被打回原形,甚至损失惨重。

技术分析就是通过蛛丝马迹判断多空强弱,评估风险和回报的比例。很多人亏钱,是因为风险小的时候反而认为风险大,风险大的时候反而视而不见。

从铭文、AI、MEME,再到 OM,它们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真相:想要赚钱,必须先识别风险。抛开风险之后,才是利润。如果不懂技术,看不懂盘面,随时都会被卷入风险之中。就算知道当下是牛市又如何?不知道哪些币见顶了,不知道手里的币何时见顶,可能一觉醒来就损失惨重。担心利润回吐卖早了,看着后面的行情大涨,又后悔莫及。

最后,祝愿大家在 2025 年的超级大牛市中收获满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