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06 04:26:58 编辑:丁丁小编
来源:点击查看
简介
东吴的建立史真是曲折多变,不像魏国和蜀国那样一代人就奠定了基础,东吴可是两代三人的努力才打下江东这片基业。也正因为如此,东吴的国都可不是固定的,随着领土的扩张而不断变迁啊。
东吴的创建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由孙坚、孙策、孙权这三位主导。孙坚是孙策和孙权的老爹,孙策是孙权的哥哥。孙坚打基础的时候,还不能叫国都,只能叫治所。
孙坚是杭州富阳人,家境不错,从小就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从校尉做起,历任盐渎、盱眙和下邳县丞。孙坚干得不错,积累了不少好名声。
黄巾之乱的时候,朱儁推荐孙坚当了佐军司马,孙坚跟着朱儁开始征战,把家眷留在了九江郡寿春县,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和县历阳镇。孙坚英勇善战,黄巾军被平定后,被封为别部司马。后来因为平定战乱又被封为议郎,但那时候孙坚还没有自己的地盘,治所更是一点影子都没有,顶多算是个朝廷大臣。
没过多久,长沙人区星叛乱,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这才有了自己的地盘,也有了第一个治所:长沙。孙坚很快平定了区星的叛乱,还顺便把零陵、桂阳两个郡的叛乱也给平了,暂时在长沙安顿下来了。
到了讨伐董卓的时候,孙坚和袁术联合,孙坚的驻地暂时迁到了鲁阳,也就是现在的河南鲁山。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只有孙坚和董卓正面交战,而且大败董卓,其他诸侯都在忙着抢地盘,孙坚失望透顶,但也只能无奈接受。后来按照袁术的命令去攻打荆州,不幸被黄祖给杀了。
虎父无犬子,孙策在孙坚死的时候才十七岁,守孝结束后,孙策想尽办法从袁术手里要回了孙坚原来的部下。暂时跟着袁术,但袁术每次都言而无信,许诺的太守都给了自己的心腹,孙策决定离开袁术,创立自己的地盘。
在朱治的帮助下,孙策很快攻下了会稽、丹杨、豫章等郡,治所就放在会稽,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孙策以会稽为根基,很快统一了江东,也就是从鄱阳湖开始的长江东面,包括浙江、江苏、江西等地区。
不过好景不长,公元200年,孙策被许贡门客行刺身亡,临终前,孙策命孙权接替自己的位置。当时孙权才19岁,被东汉朝廷册封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吴郡的治所就在现在的苏州市。
在周瑜和张昭的帮助下,孙权稳定了江东局面,但很快曹操就来攻打江东,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格局。稳定下来后,211年,孙权听从张纮的建议,将治所迁至秣陵,并于第二年改名为建业,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孙权在这里待了七八年,直到东吴攻下荆州,为了稳固荆州,孙权将治所从建业迁到了公安。
直到221年,刘备称帝,孙权将治所从公安迁到了鄂州,并改名武昌(不是现在的湖北武昌),并修筑武昌城。孙权在武昌一直待到229年,在武昌称帝,国号为吴。从此,孙权与蜀汉修好,还相约平分曹魏的九州。
荆州在东吴的统治下稳定下来,再加上与蜀汉修好,防守压力变小,再加上武昌(鄂州)并不是适合做首都,于是229年的9月,孙权下令迁都到建业,也就是南京,直到东吴灭亡。
如果把治所也算上,东吴的“国都”有长沙、鲁阳、绍兴(会稽)、苏州(吴郡)、建业、公安、武昌等七个城市,直到孙权称帝以后才把国都迁到建业,以减少国都防守的压力。
东吴曾经有这么多首都,在三国里也算是国都数量之最了,真是个让人感叹的传奇啊。